吴俊伟今年56岁,距离退休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今年6月,他带领的倒数第二班学生顺利毕业。为了了解他们的表现,他邀请学生写一篇自我评价的文章。
有学生写道:“第一次见到吴老师的时候,我心里暗自高兴。吴老师个子不高,却有着体育老师的体格。尤其是他脸上永远挂着的笑容,让他浑身散发着的友善立刻消除了我的好奇心。”害怕严肃、死板的体育老师。”
另一位学生写道:“且不说每天提前赶到操场等待学生,每节课认真周到的教导,课后认真记录学生的生活瞬间,这些都只是吴老师自己每天不断更新的朋友圈和精心整理的文案就已经很有价值了。”
另一位学生写道:“出了校门十多步,在周围同学冲出考场的欢呼声和呼喊声中,我停了好久,转身,面向我住了三年的学校。岁月最后一次鞠躬,我会记住最后拥抱我的吴俊伟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运动的精神,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学校-这是我的体育课班级,我长大的地方。”
吴俊伟 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中体育老师
做学生难忘的老师
“每天练习基本技能,全年保持联系。”体育老师中有一句话。吴俊伟用过硬的基本功“征服”了学生。
刚参加工作时,吴俊伟在课堂上遇到了“突发事件”。上课开始,吴俊伟组织同学们站好队。一个男孩站在球门旁边,拒绝加入球队。操场上悄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吴俊伟看到学生们的目光都转向了他。如何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吴俊伟走到学生面前说道:“你喜欢踢足球,这是一件好事。”男孩保持沉默。 “你知道有一个足球明星叫马拉多纳吗?”这句话引起了男孩的兴趣,他利落地回答道:“我知道!”吴俊伟接着说道:“马拉多纳的击球能力很强,他能用橘子把球甩出去,这是足球的基本功。老师,我相信你的基本功很好,今天我们来比赛吧,谁先走呢?” ”男孩犹豫了一下,说道:“老师,你先说吧。”
吴俊伟随即亮出底牌:“咱们定个规矩吧,如果你比老师多弹一个球,以后就不用上体育课了,老师会给你更多的自由空间。如果老师弹跳的球是你的两倍,那你就得回去体育课,遵守班规。”吴俊伟总共撞了221次。当他停下来时,他抬头一看,男孩已经走了,又回到了队列中。
吴俊伟出身于教师家庭,父亲也是一名体育老师。在所见所闻的影响下,吴俊伟很早就明确了自己长大后要当一名教师的志向,也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父亲对他影响很大,对他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规定每天必须背一首毛主席诗,写一页行书,做引体向上,原地跑步……“父亲为我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和身体基础,我被送到了‘高速公路入口’,让我这些年能够稳定快速的成长。”
高中毕业后,吴俊伟进入锦州师范学院学习。一次班上,他年轻气盛,在跳箱面前惊慌失措。本课要求完成经典体操动作“劈叉跳”。要完成这个动作,你必须先跑一定的距离,踩下踏板,跳到空中,跳到跳箱上。然后用手支撑跳箱发力,再次腾空而起,跳到防护垫上,安全着陆。这个动作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考验。年轻的吴俊伟第一次接触它时感到非常害怕。旁边的刘宽模教授对他说:“我已经66岁了,比你父母年长很多,我来给你做。”至今,吴俊伟仍无法忘记当时的震撼:“轻如燕子,第二次就在空中了。”所以他觉得自己有勇气顺利完成了。教授采取这一行动后。
2016年,在辽阳一中体育馆,吴俊伟上了一堂“分腿跳”公开课。踏板距“山羊”1.5米。 52岁的吴俊伟启动,飙升,然后“刷”一下就过去了。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学校领导都直呼“太精彩了”。吴俊伟预计,当踏板距离“山羊”10厘米时,一半的学生能够完成动作。没想到全班同学都顺利完成了动作,虽然有些动作不是很规范。即使距离调整到20厘米,90%的学生也成功跳了起来。
吴俊伟也是一位喜欢钻研教学艺术的体育老师。有时,他会邀请其他老师来上他的体育课。听说该学生的班主任曾经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吴俊伟在体育课上好心邀请他和该学生一起跑一公里,确实提高了该学生的跑步成绩。 “当学生们看到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和他们一起跑步时,感觉如何?”吴俊伟对这次教学举措颇为自豪。
有的学生尝试了很多次,还是无法完成体育测试项目,非常着急。吴俊伟想了一个办法,借到了“银行贷款”,对学生说:“老师为什么不先借给你呢?成绩分三个,及格、良好、优秀,你想借哪一个?”借?”学生选择借用“通行证”一周。随后,该学生来到吴俊伟身边,在体育委员的见证下完成了测试项目,并将“及格”的成绩“归还”给老师。吴俊伟两次借出他的乐谱,并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期刊上。后来,体质健康测试和学业水平测试改为统一组织、统一检测,他就失去了“贷款资格”。 “这个技巧在日常课堂测试中也可以使用。”吴俊伟笑着说道。
从体育教育到体育教育
在很多学生眼中,吴俊伟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更是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在每节课的介绍部分,吴俊伟都会给学生们讲述他最近收集的体育新闻和故事,分享他新发现的励志短语,并谈论他和以前的学生的故事。这些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饶有兴趣,吴俊伟课堂上的小演讲给不少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吴俊伟跟同学们分享了一句话:“人才是埋在地下的煤”。突然,一名学生告诉吴俊伟,他把这句话写了下来,贴在自己的床头。
在吴俊伟讲述的众多故事中,“把表拨快三分钟”的故事出现频率最高。提前三分钟到会场等待学生是吴俊伟的习惯。 2008年的一天,吴俊伟像往常一样提前三分钟来到操场。没想到,一个学生已经在等他了。吴俊伟惊讶道:“你怎么这么早来的?”学生告诉他:“你的早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分钟的影响,每天去校园,我把表调快三分钟,这样我就可以提前三分钟背书,提前三分钟做题……”后来,该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数学系.
对于2018级的学生来说,吴俊伟做的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就是这20多个引体向上。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一学生引体向上项目能得分8到12分算及格,18分以上算优秀。 2018年9月6日,吴俊伟给学生们上第一节户外体育课,并对“引体向上”项目进行了检查。结果,没有一个学生通过,全军“全军覆没”。
吴俊伟决定以身作则。 54岁的他决定用一个冬天实现20个引体向上的突破。面对老师的说辞,学生朱冠宇回忆道:“大部分学生只是听听好玩的,并没有当真。”冬去春来,第二学期开始了。吴俊伟在两堂课上都奉献了20多个引体向上。精彩的表演令所有同学惊叹不已。他们突然发现,这几个月来,他们总能在操场上的单杠前、宿舍楼前“不经意间”遇见体育老师。
“这确实是让我感触很深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坚持每天迈出一小步,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就会突然发现我们已经走了一段难以想象的距离。”朱冠宇说道。
吴俊伟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把摄像头带进教室。从胶片相机、傻瓜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更便携的智能手机,吴俊伟把镜头对准了他的学生。踢毽子时的专注与认真,冲向2000米终点时的满头大汗……学生们的校园生活通过镜头成为永恒的瞬间,出现在吴俊伟的朋友圈里。学生们经常浏览吴俊伟的朋友圈寻找自己并保存照片。
吴俊伟最后一节课还喜欢拍“全家福”。今年5月25日,吴俊伟邀请专业人士为2018级学生拍摄“全家福”。站在他旁边的学生静静地握住了他的手臂。手臂将师生关系定格在这一刻。
功夫更多的是在课堂之外
课堂之外,吴俊伟是一位令学生惊叹的“作家”。 2018级学生金美辰对吴俊伟的第一印象是“我的体育老师其实是一名作家,体育老师只是他的副业”。吴俊伟爱好读书和写作。在向学生介绍自己时,他的几本专着和日记常常引起学生的敬畏。
吴俊伟坚持每个工作日步行15000步,每个休息日跑步5公里,每天坚持看书、看报纸、写文章。他喜欢早起,在晨光下读书。于毅、魏书生等著名教育家的著作是他的最爱。他每天看完书后,都会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他习惯中午看报纸。他喜欢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辽宁日报》等报刊的体育、教育栏目。他还自费订阅《中国教师报》、《作家文摘》等报刊,邂逅好文。不时摘录。每节体育课下课,吴俊伟都会走进办公室,埋头写下自己的教学心得。
每天,吴俊伟都尽力在下班前完成教学经验等内容。他说,下班后,他要生活,要陪伴女儿,还要写女儿的成长日记。一天下来,吴俊伟常常能积累两三千字的感悟和笔记。吴俊伟自己的统计显示,从2003年到2020年,他写的教学日记多达75万字。今年3月以来,仅《每日摘录》就写了三厚本书。
阅读和摘录的习惯是吴俊伟从大学时代就养成的。进入大学之前,父亲告诉他“要多去图书馆”,年轻的吴俊伟就这么做了。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起初,吴俊伟称呼图书馆工作人员为“阿姨”,但有一天,他被“阿姨”拦住说:“我们也是老师,以后请叫我们老师。”吴俊伟愣住了。他没有考虑任何其他事情。我只是觉得图书馆在我心里更重要,所以来的次数比较多。他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看到好文章就抄下来。这些年,他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堆。这些笔记在随后的工作调动和旅行中丢失了。吴俊伟现在想起来仍然感到深深的遗憾。
1999年,正值国庆50周年,报刊刊登了一系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体育明星”和“重大体育赛事”专题文章,如“中国第一届体育明星”、“重大体育赛事”等。世界冠军容国团”和“北京体育学院的成立”。吴俊伟把这些文章剪下来,做成剪报。他把它们带到课堂上,并让一名学生读给大家听。这些文章短小精悍,三分钟就能读完。吴俊伟将本次环节命名为“精彩三分钟”。
后来,有人看到了他的剪报,愿意花3000元买下。 1999年的三千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吴俊伟当场拒绝:“你可以想到,但我不能卖给你。”后来,省教育厅的领导看到了这张剪报,对他说:“吴老师,这太珍贵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今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吴俊伟认真收集整理报纸材料,并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听。吴俊伟把这些年的资料整理、整理成册,印了出来。这成了他的“校本教科书”。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吴俊伟获得了多项荣誉: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体育名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教师报》中国十大“读书人物”之一”、第三届明远教育奖……13年,他写下了350万字的亲子日记,因此他的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2017年,每当他获得任何荣誉时,他总是会在课堂上分享。学生们总是欢呼雀跃,让他比自己还高兴。
每次执勤走出校门,吴俊伟都会转身向校门深深鞠一躬。他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带着深情去做的。”吴俊伟对于年轻教师也始终不尊重。保留,连珍藏多年的教育日记和资料也主动分享。有一次,一位同事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爱年轻教师?”吴俊伟引用一首诗回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吴俊伟说,他对这句话理解太深了——“我对年轻教师的爱,就是我对学校的爱,我对学生的爱,也是我对祖国的爱!”
- 结尾 -
来源 |本文发表于《教育家》2021年10月第2期,原标题《吴俊伟,毕业后仍难忘的体育老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fldmc.com/html/tiyuwenda/9413.html